Success Witness Story

成功見證者故事

愛的傳承 林敏修的故事

林敏修 先生在民國85年(1996年)的時候捐肝給他的兒子 – 林文彥,當時因為捐贈所以做了一系列檢查,因此,意外得知自己患有慢性腎絲球腎炎;20年後,民國105年(2016年),林敏修因為病情加重做了腎臟超音波,發現有一顆惡性腫瘤,在民國107年(2018年)切除左腎,腎臟功能只剩下10%,開完刀當下只能洗腎,既然洗腎了,唯一的辦法就只有移植。 因為20年前活體移植捐肝給兒子的因素,所以對於移植不陌生,林敏修的太太 – 葉麗娟 女士當下毅然決然、我可以給我就給,決定捐贈腎臟給先生 – 林敏修,葉麗娟 女士:「我們所希望的是他能恢復健康狀態,不想看他痛苦,不想看他這樣的狀況。」

林敏修 先生的活體移植之路困難重重,首先因為洗腎的關係需要做廔管,所以做了心臟超音波,卻意外得知有二間瓣膜跟三間瓣膜閉全不合的問題,因為心臟功能只剩下33%,必須先開心臟手術才能再做腎臟移植,因此,108年(2019年)做了二間瓣膜跟三間瓣膜的心臟修補手術。

移植之路再受阻,林敏修的太太 – 葉麗娟 女士B肝指數居高不下,在經過北榮移植外科 陳正彥醫師的一系列的抽血評估後,發現葉女士的B肝指數上升到一億七千多,這種情況下是無法進行移植的,因此,經過北榮胃腸肝膽科 林崇棋醫師的協助下,在民國109年(2020年)8月終於排除萬難做了活體腎臟移植。

 北榮移植外科 陳正彥醫師:「此次的個案 林敏修先生,在年輕的時候就捐肝給他的兒子,現在太太又捐腎給他,這就是一種愛的傳承。」

其實不管是屍腎移植或者活體腎臟移植,都是一種愛的傳承,但是在屍腎移植的等待時間來說,通常會比較長,以臺北榮總的經驗,大概要6-7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可能等到屍腎的移植;但是在活體腎臟移植當中,如果說捐贈者是符合捐贈者的條件,其實只要準備的時間,大概是平均3個月左右,那相較受贈者的生活品質來說的話,活體腎臟移植其實是會比大愛腎臟移植來說,他們經歷到這些洗腎的不舒服跟痛苦,通常時間都是會比較短的。

10年存活率北榮第一,在2018年衛福部公布的資料當中,臺北榮總在大愛腎臟移植及活體腎臟移植的成績,10年的存活率皆是全國第一名,平均存活率都有86%以上。

最後,對於末期腎病變的患者,若您即將要面臨透析的選擇,無論你是想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別忘了,現在!你還有另外一種新的選擇,那就是活體的腎臟移植手術,依目前的台灣法規規定,活體腎臟移植手術是可以在洗腎前就可以預做的手術,且通常在做完移植手術之後,末期腎病變的患者也不用經歷洗腎的不舒服與痛苦,對這個末期腎病變的患者來說,將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