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 Witness Story

成功見證者故事

謝謝您讓我的生命得以綻放

【作者/黃筱玲】

家弟在入伍前一次的健康檢查中,得知有蛋白尿,也由於處於兵役時期,因此,在三總進行切片檢查,經醫師診斷罹患IgA型腎炎,他隨即辦理免役並持續在三總做追蹤治療。他的病況一直維持穩定,直到 91 年 6 月左右,在泰國旅行時,因為中暑及延誤回國就診,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

thank you doctor note next to a face mask and a stethoscope

回國後,轉至台北榮總腎臟科楊五常主任門診,再次入院做切片檢查,此時也證實家弟的腎臟約剩 20% 的功能;92 年 7 月,進行動靜脈吻合術以進行血液透析,但由於家弟血管較細之故,直到 10 月下旬才開始治療,在洗腎初期,因為他院醫生的疏忽導致肺水腫,家弟因而入院治療。治療結束後,轉至其他家洗腎中心,同時,也開始固定到北榮的移植門診;移植門診是每三個月回診一次,做定期的追蹤,以便瞭解病人的身體狀況,期許病人能在最佳的健康狀態下,進行移植手術。

94 年 2 月,對我們全家人來說是難以忘懷的日子,因為,我們等到了接受移植的通知,當下覺得是在作夢?是幻覺?還是處在虛擬世界裡呢?猶如中了頭彩般的幸運,火速的趕到醫院,完成繁複的檢查,在醫院的長廊中等待宣布結果。時間分秒的過去,心中忐忑不安,那刻終於知道,等待真的是份煎熬,心裡只能不斷祈禱,祈求老天爺將福份,降臨在家弟身上。

手術順利完成了,但在這過程裡,卻面臨更多更多的挑戰,它就像不可能的任務,考驗著我們。考驗並不可怕,最怕的是選擇放棄,我們通過考驗了,醫生說:「你們賭贏了!」我的心中開心的喊著:「是啊!我們用無比的毅力與決心,戰勝那個失敗的未知數,我們贏了。」但挑戰尚未結束,未來的人生,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要面臨的問題,不會變少,只能更小心的面對。因為,現在的生命是新的生命,有義務與責任,讓它活得更好更發光發熱,才不會辜負捐贈者的愛。

在等待器捐的日子裡,我們是幸運的,一年兩個月,是等待的總數。一起受贈的美鳳阿姨說:「你們好幸運,我已經等了十六年」。無論是一年或十六年,過程的艱辛外人難以瞭解,因為,器捐必須要機緣,因緣俱足,才能促成捐贈成功的機會。或許更該這麼說:能夠換腎、換器官並非運氣好,而是器捐者及家屬做了大決定,才「有機會」,如果沒有捐贈者和家屬的大愛,讓身後有用的器官透過器官衰竭的病人延續生命,那麼根本沒有機會換腎、脫離洗腎機器,恢復正常生活!

那夜,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未來自己的人生,若發生任何的意外,請為我做相同的事─器官捐贈。很早以前,家人反對這麼做,但是在這夜後,我更能將心比心,能瞭解到器官捐贈「喜捨是慧」,當自己用不上,既然可幫助其他人,實則好事一樁!身為受贈者的家屬,這份的體會更深了。

家弟移植至今已經兩年多了,目前功能趨於正常,元氣也逐漸恢復中。謝謝不知名至親及家人們的大愛,也謝謝主治大夫龍藉泉主任、移植小組協調師及團隊的努力,在其中扮演著穿針引線的橋樑,安撫雙方的心情,成就這份得之不易的緣份。同時謝謝曾經照顧過家弟的楊五常主任、吳義勇大夫、吳采虹大夫、賴明育大夫及護理人員,最後期望捐贈者一家人,在未來的日子裡,都過得幸福、平安與順利,謝謝你們,賜給家人全新的璀璨人生,由衷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