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成績
跨越濁水溪的愛
北榮幫52天新生兒換肝
創國內活體肝移植最幼齡紀錄
出版時間:2018/01/24 17:02

台北榮總團隊與成大醫院創下國內活體肝臟移植成功的最小年齡紀錄。趙元彬攝
台北榮總與成大醫院團隊創下國內活體肝臟移植成功的年齡最小紀錄!僅52天大的新生兒穆小弟,出生後即發生食慾差、水腫、低血糖等情形,經成大醫院檢查發現罹患罕見的母胎免疫疾病「新生兒血鐵沉積症」,造成猛爆性肝臟衰竭,命在旦夕,只有換肝能夠活命;最後轉由北榮兒童外科團隊安排肝臟移植,克服肝臟體積、水腫等問題,成功為穆小弟創造奇蹟。
收治穆小弟的成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林永傑說,穆小弟是35周早產兒,去年10月8日接生的診所發現他有低血糖問題,轉送奇美醫院後也接連發生肝功能衰竭;家屬透過臉書聯繫,10月22日將穆小弟轉至成大醫院,但穆小弟持續發生肝臟萎縮、流血不止情形,推測罹患罕見疾病「新生兒血鐵沉積症」,如未妥善治療,通常活不過30天。
林永傑表示,「新生兒血鐵沉積症」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母親懷孕時於子宮內產生特別針對胎兒肝細胞的抗體,會破壞胎兒肝細胞並產生肝臟及其他組織中鐵質沈積,胎兒出生後隨即發生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礙、黃疸、水腫、寡尿等等肝臟衰竭的症狀。
林永傑說,穆小弟歷經免疫球蛋白治療、多次血漿置換及連續性血液透析治療,狀況雖逐漸穩定,但肝臟功能持續衰退,唯一治癒希望只有肝臟移植。他回憶,穆小弟會笑會動,自己卻無能為力,十分難受;當時穆小弟僅45天大,體重4公斤,他一度考慮將穆小弟送往日本移植,最後因為透過臉書向在北榮服務的學弟求救,輾轉連絡上北榮外科部兒童外科主任劉君恕,促成這次器官移植契機,經評估後認為穆小弟的父親是最適合的肝臟捐贈者。
穆小弟去年11月22日轉入北榮兒童醫院加護病房。北榮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張瑞文表示,穆小弟在轉院途中無法做血液透析,一度發生肝衰竭,經搶救情況才回穩。
北榮外科部兒童外科主任劉君恕表示,穆小弟的腹腔空間小、僅能容納150克至180克肝臟,父親捐贈的肝臟左葉重300克至350克;除了重量,體積太厚也是問題,為順利減積又不傷及血管,團隊也利用影像重組及3D列印技術進行預演。
去年11月29日,穆小弟出生52天後接受活體換肝手術,由北榮兒童外科、整形外科、兒童醫學部、護理部、麻醉部等團隊合作,手術從早上8時進行至晚上8時,歷時12小時順利完成,創下國內活體肝臟移植成功年紀最小、體重年紀最輕的紀錄。
穆小弟術後脾臟腫大、組織水腫,腹腔無法一次縫合,北榮團隊怕剛移植好的血管受到壓迫,採取階段式的腹壁縫合法,以透明鹽水袋保護;待水腫消除,穆小弟在術後一周內完成腹腔關閉,術後8周狀況良好,已轉至普通病房照顧,準備出院。穆小弟的病例將國內活體肝臟移植的體重數極限推至4公斤,也是少數接受「超減容積」肝臟第二單一小節移植的病患。
穆小弟的母親說, 兒子出生不到3個月就經歷這些艱苦,會記住這些過程,「相信他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堅強的小孩」。(黃仲丘/台北報導)